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染上了浓重的道德色彩:史学强调“寓褒贬,别善恶”;文学强调“文以载道”;戏曲强调“劝善惩恶”;美术则有《古画品录序》说“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三字经》则谓“首孝弟,次见闻”,明确将道德教化置于智育之上;如此等等。黑格尔说:“中国纯粹是建筑在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43]。这种观察并没有错。论者称中国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或伦理道德型的文化,也不无道理。
注重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是儒家的一个重要理念,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王阳明也说“满街皆是圣人”。意思是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在道德修养方面达到最高境界。这包含了对最高统治者的道德约束。在缺乏约束机制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此种道德意义上的平等理念,可以发挥社会政治的调节作用。同时,强调道德境界复使中国文化形成了追求人格力量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反映了此种情怀。也因是之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人形成了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诸如不畏强暴,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等。尤其在国家民族和社会遇到危难之际,许多志士仁人便会挺身而出,维护正义,抵抗外侮,反抗黑暗势力,拯救国家与民族,弘扬正气与真理。千百年来,无数英雄人物都从传统伦理道德精神中汲取力量,努力奋斗,建功立业,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