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国的语文教材将儿童文学开了出去,而将大量成年人的东西或经过压缩、改写的成年人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塞进语文课本。其结果不但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而且,更糟糕的是,还使他们害怕语文,害怕作文,对语文产生厌烦情绪。语文是我们民族的母语、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所以,孩子们一旦厌烦语文,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割裂开来的做法,可以说连最起码的文化常识都不具备,让这样的观念指导语文,语文教学怎么能搞好呢?
所幸的是,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随着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加强,儿童文学终于又回到了语文教材和学生的课外阅读之中。我国教育部在世纪之交制定和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这一部分对此作了明确的表述:“低年级语文要注意儿童化,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的联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高年级的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应该多样,要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2]《大纲》中提到的课文类型,全是儿童文学的常见文体。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3]所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儿童文学作品(从文学的角度划分)共有385篇,占总篇目的80%以上。这说明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具体体裁按年级分类如下: